首页 资讯 正文

藏蓝身影为新能源、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撑起“安全保护伞”

体育正文 76 0

藏蓝身影为新能源、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撑起“安全保护伞”

藏蓝身影为新能源、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撑起“安全保护伞”

优化公安政务服务 强化(qiánghuà)知识产权保护 安徽以智慧警务(jǐngwù)护航新兴产业发展 涡阳县(wōyángxiàn)公安局星园派出所民警辅警到辖区大型钢构企业机器人焊接车间,检查安全生产措施落实(luòshí)情况。倪亮 摄 年平均发电量1.2亿千瓦时,每年(měinián)可节约燃煤3.4万吨……如今,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的数千亩水面上,一组组光伏(guāngfú)板整齐排列(páiliè)着,场面蔚为壮观。穿梭其间的一行藏蓝身影尤为醒目,这是铜陵市公安局义安分局西联派出所(pàichūsuǒ)民警在“渔光互补”光伏项目(xiàngmù)区开展常态化巡逻。他们一边巡逻,一边仔细排查安全隐患(ānquányǐnhuàn),确保这一绿色能源项目平稳运行。“渔光互补”光伏项目运行以来,义安警方通过建立“警企联动(liándòng)”机制,依托智慧安防(ānfáng)系统实时监测场区动态,强化步巡、警用无人机巡查等立体化防控举措,实现了“零事故、零发案”。 近年来,安徽公安机关全力抓好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、促发展各项(gèxiàng)工作,深化行政管理服务改革,推出(tuīchū)便民利企新(xīn)举措,通过科技兴警推进智慧警务建设(jiànshè),以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实际行动,护航新技术安全落地、新业态持续壮大、新产业蓬勃发展。 为新产业(chǎnyè)腾飞插上“安全翅膀” 在安徽合肥,低空经济的(de)应用场景在不断探索中日趋多元——无人机外卖穿梭于城市之间(zhījiān),血液运输的“空中生命通道”成为常态,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(shūniǔgǎng)落成(luòchéng)……多种应用场景正在加速推进落地。在蓝天与大地之间,低空经济带来新的机遇。 新兴产业的腾飞,离不开安全的保障。安徽公安机关(gōngānjīguān)靠前一步、主动作为,持续优化公安政务服务举措,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积极搭建(dājiàn)省级(shěngjí)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登记公安服务平台,推广低空安全领域示范区(shìfànqū)(shìfànqū)“合肥(héféi)天鹅湖示范区”建设经验,护航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。截至2024年年底,合肥已集聚15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。 从2022年(nián)研究推出“为民为企为(qǐwèi)项目20项措施”,到2024年强力部署“全省公安系统积极参与打造(dǎzào)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36项务实举措”,再到2025年升级(shēngjí)“安徽公安机关(gōngānjīguān)服务保障经济持续回升向好16条举措”——安徽公安机关通过一条条务实举措,为各类社会经济要素的流动注入新的活水。 近年来,安徽省公安厅始终坚持统筹(tǒngchóu)发展和安全,自觉把(bǎ)公安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(sīkǎo)谋划,在城市更加安全、社会更加有序、治理更加有效、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(chíxù)发力,以公安工作现代化护航高质量发展。 汽车作为安徽的重要产业,近年来发展(fāzhǎn)迅猛。2025年一季度,全省汽车总产量76.2万辆、新能源汽车产量37.9万辆。安徽公安机关积极创新,助力汽车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不断“换挡提速”。截至目前,安徽全省16个市级车管(guǎn)所全部设立“新能源·心服务”专窗,累计办理车驾管业务198.25万笔;在4家(jiā)汽车企业开展(kāizhǎn)预查验试点,累计通过预查验模式上牌(pái)9.8万辆;扩充投放(tóufàng)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,全力(quánlì)护航新能源汽车新车登记上牌…… 为新技术应用构筑(gòuzhù)法治屏障 安徽公安机关牢固树立“保护知识产权就是(jiùshì)保护创新、就是保护新质生产力发展‘生命线(shēngmìngxiàn)’”的理念,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,助力打造一流(yìliú)法治化营商环境。 前不久,滁州市公安局(gōngānjú)南谯分局民警(mínjǐng)陈哲、张翔宇来到一家半导体芯片研发企业(qǐyè),开展“知识产权保护进企业”专题宣传活动。民警通过案例分析,重点讲解专利诈骗防范、商业秘密保护等知识,现场解答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(de)法律问题(wèntí)。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这样送法上门的服务既实用又及时,为我们防范风险提供了专业指导。” 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新形势新特点,安徽公安机关(gōngānjīguān)建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(bǎohù)快速响应(xiǎngyìng)机制和易受知识产权犯罪侵害企业名录,受到企业广泛好评。同时(tóngshí),加强知识产权区域(qūyù)警务协作机制建设,与长三角等地公安机关建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区域协作机制,搭建知识产权保护警务合作平台,不断强化跨区域保护能力。 目前,安徽省(ānhuīshěng)、市、县、派出所(pàichūsuǒ)四级公安机关(gōngānjīguān)已建立落实联系服务企业“绿色通道”,通过组建警企议事群(qún)、定期召开“警企恳谈会”等,听取(tīngqǔ)企业知识产权保护(bǎohù)诉求建议。依托“一警一企”包保、驻企(区)警务联络室(联络员)等制度,公安机关对辖区企业开展服务走访,在重点企业试点推行商业秘密犯罪风险“体检”制度,实现市县公安机关知识产权联络员全覆盖。 为新业态发展打造优质(yōuzhì)环境 “从立项审批到试运行,公安专班全程护航,帮我们协调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,项目建设周期缩短(suōduǎn)了两个月。”近日,在池州市东至县一处总投资10亿元的高新(gāoxīn)企业项目建设现场,负责人高先生由衷地为民警点赞。东至县公安局立足(lìzú)优化营商环境大局,推出(tuīchū)“一企一警(yīqǐyījǐng)”服务机制,助力企业跑出“发展加速度”。 安徽公安机关持续完善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新型警务运行模式,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(xīnzhì)战斗力,严打涉企(shèqǐ)犯罪,用主动高效的警务服务保障新兴产业等各类经济业态蓬勃(péngbó)兴盛。 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坚持警务前置,牵头成立由高校教授、科技人才、律师专家组成的(de)“为企服务专家队”,常态化走访企业(qǐyè),对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跟进、第一时间服务,对企业知识产权(zhīshíchǎnquán)、商业秘密(shāngyèmìmì)保护把脉问诊,帮助企业完善机制,有效前移防范关口。 2024年,安徽(ānhuī)公安机关快侦快办涉(bànshè)知识产权及制售伪劣商品领域刑事案件1000余起,办理非法经营、合同诈骗、串通招投标等侵企(qīnqǐ)经济犯罪案件(fànzuìànjiàn)1100余起,帮助企业挽回损失2亿余元,有力服务创新发展,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。 (记者 张振雷(zhāngzhènléi) 王娅飞)
藏蓝身影为新能源、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撑起“安全保护伞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